提到「We are family」,不少人都會立刻聯想到中國信託,而這樣深植人心的品牌形象,在中信扶植藝文的作法上,也看得到深深脈絡。
「這是一種態度和堅持,希望透過藝術陶冶,能豐富每一個人的心靈。」中信金控創辦人辜濓松董事長過去出席藝文場合,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為了延續老董事長無私呵護藝文的精神,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在藝文推廣上,不只把藝文團體和藝術家當作自己的家人,更是深耕台灣藝文的並肩夥伴。
「Power of Culture是無價的,我們的目標是要在台灣土地上,為藝文創作者打造更好的舞台,共同耕耘一片結穗累累的文化夢田。」中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高人傑這樣詮釋基金會的理想,他細數過去17年中國信託隱身幕後,贊助基金會約12億元扶植藝文團體,致力推動表演藝術、藝文教育和國際文化交流等工作,截至102年底為止,基金會主辦的藝文活動,累積演出場次達3280場,吸引超過196萬人次進場參與。
「196萬人次如果拿來換算成台北市人口,等於將近四分之三的台北人看過我們辦的表演,但這樣不夠,未來我們要耕耘得更深更廣,做到多元扶植全台發光。」要落實藝文深耕需要完整規劃,高人傑董事長強調,除了已經在做的贊助獨立樂團,中信文教基金會明年還會舉辦第一屆《中國信託藝術節》,邀請國內外頂尖藝文團體和藝術家參與,合力端出一桌豐盛的藝文饗宴,「不只這些大師級表演,我們用最大誠意去邀請,藝術需要向下紮根,所以我們更會努力去發掘藝文界明日之星。」
高人傑董事長透露,中信文教基金會正在積極籌畫《新銳藝術家培植計畫》,不管是音樂、戲劇、舞蹈還是其他藝文創作領域,只要是優秀新銳藝術家,都是中信積極尋找並有計畫培植的對象。另外為了讓藝文種子在校園發芽,中信文教基金會不只幫音樂班學生和小提琴大師胡乃元搭起橋樑,舉辦講座獲得熱烈迴響,也贊助全國高中職創作暨歌唱大賽,並提供創作組更有意義的獎項,讓學子有機會參與公益性質的創作舞台。 更長遠來看,中國信託也正在尋覓場地,要興建一個比過去新舞臺更大更好的展演廳,高人傑董事長說,「如果196萬人次大家覺得是輝煌紀錄,那未來我們再創造的絕對是另一次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