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 23, 2024
劇團聯名1+1>2 「共製再思考」蔚為風潮
Jul 23, 2024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由不同品牌或團隊合作共同推出新產品(白話文: 聯名商品),身為一介凡人,總是被這種創意與驚喜燒得心癢癢,拜倒在「強強聯手」碰撞出的新火花!作為一位劇場觀眾,不知道有沒有粉絲們留意到,近期有越來越多由不同表演藝術團隊共同製作的劇場作品,讓(文編)深深著迷!

 

共同製作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文編)幫超級忙碌的粉絲做了功課,目前「共同製作」(co-production)大致有兩種意涵:一種是由兩個到多個製作單位注入金錢或硬體等資源,並由知名創作者或團隊創作作品,像是2016-2023年間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發起的場館共同製作計畫(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三館共製」),透過場館共同挹注資源,陸續催生出黃翊工作室+《長路》、阮劇團《十殿》、拾念劇集《鯨之嶋》等劇場作品;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也以「亞洲共製中心」為目標,透過「亞當計畫」與亞太地區各大場館、藝術節或策展人合作,投入共製資源,在推動國際共製作品誕生與演出的同時,也為藝術創作者開創更多的對話空間與文化交流。

  • 舞蹈空間✕無獨有偶《史派德奇遇記之飛飛飛》,資料來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_©舞蹈空間舞團

另一種則是由兩個或多個表演藝術團隊,共同創作一齣劇場作品,包括創意的生成、劇本的撰寫、或是即興創作演出等等,相互融合彼此的想法、風格、文化、專業技能,交流的過程中也會激發創作火花,大大拓展創作邊界,也讓作品長出更多創意空間和豐富性。

 

(文編)忍不住考古了一下,才發現劇團共製的作品還真不少!像是今年在新舞臺藝術節戶外公益場登場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就有許多與不同團隊共製的經驗,例如和舞蹈空間舞團合作推出的親子舞劇《史派德奇遇記之飛飛飛》,便是結合兩團分別具有的製偶與操偶、舞者肢體展現等專業,創作這齣讓大人小孩都目不轉睛、童趣又創意的演出!而舞蹈空間舞團則在平珩老師30多年的帶領之下,累積了數十部與國際舞團跨國共製的舞作,包含前幾年與日本全男舞團東京鷹共製《月球水2.0》、今年與德國海德堡舞蹈劇場跨國共製的《火鳥.春之祭─異的力量》等等,結合舞蹈空間的創作概念以及合作舞團的編舞特色,創造出獨樹一格、可看性滿滿的舞作!(文編)前陣子也有幸看了由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和日本庭劇團PENINO共製的完售舞台劇《誠實浴池》,對這部作品實在太好奇,忍不住看了一些訪談影片與文章,才知道原來一部共製作品在正式演出前,從導演合作、作品選材、故事創作與劇本編排、舞臺設計、演員選角到排練,在看似美好的合作背後,其實需要歷經無數次的溝通、磨合、文化交流甚至衝擊,才催生得出一部作品,果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舞蹈空間✕海德堡舞蹈劇場《火鳥.春之祭─異的力量》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hkB04IltKE

《誠實浴池》創作者訪問.王嘉明 ✕ 谷野九郎合作篇|2024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

https://youtu.be/kHtRaVzB7W4?si=e9srbV19Iu2Mq25U

  • 2024TIFA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庭劇團PENINO《誠實浴池》© Kris Kang

說到這裡(文編)又想到,今年新舞臺藝術節的《最後一個星期天》,也是由比利時焦點劇團和夏綠瓦蒂劇團共同製作的作品呢!焦點劇團專注於結合物件、偶戲、影像與真人的演出,而夏綠瓦蒂劇團則擅長以多樣的默劇形式為靈感發展肢體與視覺作品;他們在彼此早就關注並欣賞對方作品、對藝術想法相似的前提之下,融合了彼此的專業技能,共同創作出《最後一個星期天》這部完美結合肢體、偶戲、物件和影像等元素的精緻小品,在超有默契的搭配下,打造出一幕幕細緻生動的場景,透過一家人的在異常氣候下的日常生活與攝影團隊紀錄極端氣候的冒險之旅等兩條故事線,用看似戲謔玩笑的口吻,讓觀眾在開懷大笑的瞬間頓悟:「啊~原來這就是我的日常啊」,在幽默諷刺的節奏中,巧妙地引導觀眾關心氣候變遷這個嚴肅議題。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多機會可以看到這麼有默契、互相熟悉的強強聯手呢?今年8月《最後一個星期天》就要在臺大遊心劇場登場,不把握這次欣賞演出的機會,真的就太可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