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y 14, 2024
中信文教基金會於台北當代參展 王攀元、張光賓作品吸睛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聚焦國際目光 駐臺使節組團觀展
May 14, 2024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觀展人次逾3.5萬,除了精采豐富的藝術作品引人入勝,延伸的藝文活動也是一大亮點。台北當代藝博會今年首創「文化夥伴展區」,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受邀成為首屆文化夥伴,與民眾分享藝術家張光賓、王攀元及蘇煌盛作品,精緻小巧的展區超高人氣;同時,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也正在關渡美術館展出,中信文教基金會加碼安排台北當代藝博會貴賓赴關美館一遊,欣賞臺灣藝術家的當代繪畫作品,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亦於今(14)日接力邀請各國駐臺使節觀賞「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展覽,共享臺北的五月當代藝術盛宴。
 

為呈現臺灣現當代藝術史脈絡,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向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借展國寶級大師作品,包含王攀元的作品《引領》、張光賓的水墨作品《雙溪古道》、《林屋梵音》及《崖壑幽栖》,同時亦展出首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優選得主蘇煌盛的創作《今宵多珍重》,讓青壯世代藝術家與前輩大師「跨時空」對話,三位藝術家的創作透過各自獨特的藝術語彙,在展覽中對話、交織。平時珍藏於銀行的藝術品首度外借亮相,造就極高「回頭率」,很多觀眾看見王攀元的作品非常驚喜,駐足欣賞後再拉著同伴重返;更有觀展者稱自己「奔著張光賓老師的畫作而來」,原來他是張光賓在臺北藝術大學任教時的學生,很開心在展場與老師的作品「重逢」;不少來自舊金山、香港、德國、西班牙、新加坡、首爾畫廊等藝術產業人士,對「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的定位、入選藝術家的作品充滿興趣,參觀台北當代藝博會後,隔天再組團到關渡美術館觀展,深入了解臺灣藝術家作品。來自韓國藝術產業的觀展者認為,臺灣企業透過舉辦獎項鼓勵藝術家,不只是典藏作品,甚至對外公開展示作品,並與美術館合作持續推廣,對藝術家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助力。來自德國的藏家夫婦則表示,中國信託的企業收藏品令人印象深刻,基金會支持年輕藝術家,看到不同媒材的繪畫展現,真的很有意思。

「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鼓勵藝術家發掘繪畫的當代性及精神,舉辦兩屆以來,已經成為藝壇關注獎項之一,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今(14)日也邀請駐臺使節觀展,加拿大駐臺貿易辦事處倪傑民代表、越南駐臺經濟文化辦事處武進勇代表等近80位貴賓齊聚關渡北術館,一窺臺灣藝術家的繪畫創作魅力。各國駐臺使節得知眼前17件作品是由802件投件作品脫穎而出,無不驚嘆「競爭好激烈」。加拿大駐臺貿易辦事處倪傑民代表(Executive Director-Mr. Jim Nickel)是藝術愛好者,本身也是藝術藏家,對優選藝術家吳逸寒作品《聖母與妓女》印象特別深刻,「極為細膩地呈現出氣球臨界爆炸的狀態,非常有趣。」駐台北越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武進勇(Representative-Mr. Vu Tien Dung),則是對運用多媒材的作品特別有興趣,「藝術家蕭珮宜《寶藏船》、曾霆羽《貳參老梗-蒼穹觀》畫作中銀、銅箔材質非常特別,讓人看見繪畫的特殊之處」參展貴賓都希望未來能開啟藝術家的跨國交流, 讓更多人看見臺灣藝術家多樣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