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中的北極熊熱到意志全消,懶洋洋躺在冰塊上消暑,新聞一曝光引起極高討論,臺灣最近也天天火烤番薯,你總是一邊大喊「北極熊對不起!」,一邊把冷氣開最大嗎?!「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首檔國際節目《最後一個星期天》8/8起開演五場完售,來自比利時的夏綠瓦蒂劇團X焦點劇團以幽默戲謔的敘事手法,讓觀眾在捧腹大笑中對氣候變遷議題「感同身受」。
肢體語言取代特效 真實荒謬的末日場景
微型巴士下雪的森林克難前進,為「最後一個星期天」拉開序幕,車上播放的歌曲,是美國創作歌手保羅·西蒙創作歌曲「離開愛人的 50 種方式」(50 Ways to Leave Your Lover),三名記者驅車前往地表另一端,要捕捉氣候浩劫下,野生動物走向滅絕的身影;同時,小鎮上的一個家庭正在閒話家常,無視狂風暴雨肆虐。一個星期天,兩條故事線。虛實交錯的末日景象,諷刺人類面對環境變遷後知後覺,眼不見為淨的態度。夏綠瓦蒂劇團的創辦人珊德琳.海洛德表示:「舞台上沒有狂風暴雨的人工特效,所有演員要運用誇張的肢體、生動的表情,讓所有觀眾真切感受末日景象。」
《最後一個星期天》由比利時夏綠瓦蒂劇團與焦點劇團歷時三年共同製作。前者擅長默劇、肢體及手勢劇場;後者則精於偶戲、物件劇場及影像設計,強強聯手的作品在愛丁堡藝術節一炮而紅,橫掃多項國際大獎, 已在世界巡演逾400場次。焦點劇團的藝術總監茱莉.特雷特表示,許多人都意識到氣候變遷的急迫性,但卻在日常生活中毫無為,這是兩個劇團決定共創的初衷。三位演員多馬斯(Thomas Jamy Patrice Dehaufour)、索菲(Sophie Leso)、克莉絲汀(Christine Celine Heyraud)首次來臺灣演出,談起最困難的挑戰,異口同聲地說:「演這齣劇完全是體力活,前一秒操偶、下一秒要扮演布景,每個動作都要精準到位,七十五分鐘演出分秒緊扣,完全無法喘息。」演員們還溫馨提醒臺灣觀眾,如果帶小孩來看戲,千萬不要劇透,希望大小觀眾都能自然地感受、消化。
喜劇舞蹈《蓬蓬》 猛男芭蕾早鳥8折
除了夏綠瓦蒂劇團與焦點劇團帶來奇幻之作《最後一個星期天》,曼波男孩舞團《蓬蓬》10/19-10/20將於北藝中心球劇場接力登場!《蓬蓬》曾獲外亞維儂藝術節「最受觀眾歡迎獎」,巡演十年仍獲邀在世界各地巡演。身穿蓬蓬裙的六位男舞者如同變色龍,以古典芭蕾舞、現代舞、韻律體操,演繹四十多個角色。更幽默改編經典名作《天鵝湖》,讓四隻鴨子大跳嘻哈舞。曼波男孩舞團藝術總監暨編舞家菲利普‧拉斐耶分享,曾有人質問「你怎麼敢取笑柴可夫斯基?」菲利普‧拉斐耶也認真回應:「我確信柴可夫斯基看到也會笑的!舞蹈是我的生命,我是對舞蹈的歡樂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