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目介紹】
清水牽引汩汩情感泉湧,霓虹燈光閃現親族身影。父親撒手離去換來記憶如魅,熄燈的酒館招牌再次亮起,家族私史隨之往復像咒語,召喚已消的烙印,是傷痕亦是銘刻。一場送別輓歌縈繞不止,離別曲在心中啟奏,直至他的形影消融於心,方得安歇。
希臘-阿爾巴尼亞藝術家劇場新銳馬里奧.貝努西自我揭露爬梳生命,以劇場語言表達家庭記憶中的失語、空缺,掀開深埋血脈的幽微情感連結。其作「親情三部曲」最終章《仁慈小酒館》,在以《妊娠紋》、《再見,琳蒂塔》細細鋪開生母與繼母的家族故事之後,將焦點轉向已逝的父親。一塊已然熄滅,卻不時閃動的酒館招牌,連結父親在印象中模糊、破碎,恆常缺席卻如刺牽動心神的身影。那座一家共享、卻也私密的浴室,成為揮別亡父的空間。繼母與姊姊們在此現身,生而為人最原始的欲求於焉展現——進食、淨身、排泄、相互傷害且撫慰。他們各自哀悼,無以名狀的心,以赤身裸體的姿態,可能壓抑同時張狂、寧靜又狂暴地緬懷。這場漫長的告別,是與丈夫、父親訣別,亦將自身的回憶埋葬。
《仁慈小酒館》在告別親緣的普世命題中,拋開語言束縛,緊扣面對天人永隔的楚痛感受。全劇無對白,倚賴肢體震動情緒,歌者高聲吟唱餘音繞樑,推進情感湧動;為這場主角缺席的告別儀式掀開帷幕,三個女人、千百種緬懷的方式周折,其縫隙則有每個人內心的詠嘆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