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
  • 第三名獲獎者-孫知行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董事長頒獎

  •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高人傑擔任頒獎人,得獎者孫知行、呂玫慧、林盈秀、黃昱昊、鍾江澤,與出席評審黃海鳴、王俊傑合影。

▌美術獎介紹

首屆「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徵件主題為—「共生之所」。

​該主題自「We are Family」企業精神出發,廣義延伸「家」的概念,輻射出Habitat,即「原生地」的構想;圍繞「共生之所」主題,創作內容可以是血親之情、土地之愛,也可以是對當代生活的聯想,或是對台灣自然山川、都市景貌的演繹,更可以是偏鄉觀察或社會議題,透過自由詮釋徵件主題,鼓勵臺灣青年藝術家朝國際語彙、時代精神與多元創意方向發展,呈現對身處環境的切身觀察與期盼。

▌得獎作品

「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元年!新銳藝術家以多元媒材呈現「共生之所」,進行跨世代對話。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高人傑擔任頒獎人,得獎者孫知行、呂玫慧、林盈秀、黃昱昊、鍾江澤,與出席評審黃海鳴、王俊傑合影。

 

「今年是『中信新銳美術獎』元年,臺灣新銳藝術家的實力令我們驚豔,未來我們也會繼續為年輕人搭建舞台,讓他們的創意被更多人看見。」中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為新銳藝術家按讚,也肯定新世代創作者挑戰多元媒材及切入點,精彩演繹「共生之所」。評審黃海鳴呼應「共生之所」主題從weare family企業精神出發,是當代非常迫切的普世價值,更具有延續性;評審王俊傑肯定初次舉辦的「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評選過程非常嚴謹,他表示:「臺灣當代藝術的實力在亞洲是有目共睹的,這次比賽可以看見年輕藝術家展現超乎想像的創造力,中國信託身為民間企業,願意大力推廣當代藝術更是意義非凡,期盼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成為最有公信力的標竿。」

 

為力挺臺灣藝壇新秀,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創辦「中信新銳美術獎」,以「共生之所」為主題,號召年輕藝術家投件,並邀請當代藝術圈翹楚組成跨領域「王牌評審團」,陣容讓不少參賽者直呼「好豪華」,包括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兼任教授黃海鳴、台北藝術大學教授王俊傑、著名策展/藝評人王嘉驥、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關渡美術館館長黃建宏、前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潘小雪等。經過評審團從嚴把關,最終決議第一名、第二名從缺,並自405件參賽作品中,遴選出第三名:孫知行《最好的地方 OOtopia》及四件優選作品:呂玫慧《記憶標本:養植計畫》、林盈秀《萬物居所》、黃昱昊《這裡太陽比較大》,以及鍾江澤《60年代:河邊洗衣》。

▌第三名-孫知行《最好的地方OOtopia》

用數學說故事!新銳藝術家孫知行以《最好的地方OOtopia》獲中信新銳美術獎第三名,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頒獎。緩步爬梯的蛞蝓、嚮往速度的改車少年、百無聊賴的警衛,一個個看似不相干的元素,在藝術家孫知行的錄像作品《最好的地方 OOtopia》中,架構出超越窠臼的「共生之所」,貌似戲謔卻又真實揭露某些年輕世代處境,創作理念深受評審團肯定,拿下首屆「中國信託新銳美術獎」第三名。年僅26歲的孫知行爸爸是數學老師,耳濡目染下自己的創作也「用數學說故事」,獲得人生中第一個美術獎肯定。

▌作品概念

「最接地氣的美國夢」

 

OOtopia(嗚托幫)是Utopia(烏托邦)的誤寫,「嗚托幫」是一個創作者挪用並再次鑄造的詞。

OOtopia映射了我們與未來世界的距離,距離導致的誤會則是想像力的開端。

主軸的「改車青少年、西部」是個百無聊賴的情境,描述了一群嚮往速度卻永遠在原地繞圈的改車青少年。另外一軸「蛞蝓、階梯、警衛」則像是科學實驗裡的情境,階梯上一隻隻永遠向前,但總被路人踩死的蛞蝓,透過警衛先生的「速度計算」而與改車少年們交織在一起。

OOtopia是許多不相干元素的集合,爬行(慢)與飆車(快)、在地(台式)與西部(外星)、無稽的故事與理性的數學運算、流動的時間與不會動的定格,矛盾的元素被並置在一塊,透過實驗般的思索,試圖讓無稽之談有可信之處。

▌優選

優選-呂玫慧《記憶標本:養植計畫》

創作者將生命視為一種生活方式,以看待生命的客觀角度切入個人主觀的生活記載,對於家鄉─花蓮的情感投射於山巒的形象,以身體作為實踐工具,將山巒的抽象記憶,以具體的方式封存至保利膠內,間接形塑與家鄉的對話與想像。

作品內容無關山的地域性,而是以「山」作為對家鄉情感的歸屬與統稱,將養植行為作為一種符號,以個人意識的創造,形塑對於生長環境的抽象情感,探討自己與生活環境的關聯性,也揭示創作者對於生命價值的實踐。

優選-林盈秀《萬物居所》

臺灣是多元、豐富、具有歸屬感的島嶼,萬物如同飛鳥翱翔期間。創作者以鳥瞰視野,提取山巒地域、植種梯田、飛舞群鳥、行走生物的精神,在動力與生成、有形與無形、具象與抽象之間,以精神維度轉譯出萬物運作的「間性」異變邏輯,透過抽象手法,進行異質並置、對應與融貫,形塑整體畫面,如同臺灣這片土地的多重文化、群類共存。作品中,多樣細小元素在遼闊視野裡遨遊佈署,讓生命中的「微小」,凝聚與綻放棲居之所不可限量的力量。

 

優選-黃昱昊《這裡太陽比較大》

以臺南HOYO-SPACE展場空間為起點,並將生活中遭遇的事件為故事,運用虛擬世界中的視覺及身體感,與傳統水墨中的繪畫語言、遊歷經驗相互對話,試圖在畫中呈現獨立於展場空間與生活事件的另一個時空,以數位世代電玩遊戲的經驗去看待周遭的空間、時間與事物。

在脫離了HOYO-SAPCE的展覽空間後,於別的空間中,藉由當初的故事設定,以畫面為媒介,遊歷並拓展出屬於其自身的虛擬空間。

優選-鍾江澤《60年代:河邊洗衣》

影像的創建與記錄功能之於繪畫來說是有趣的,《60年代影像:河邊洗衣》是臺灣老電影中一幕早期的生活日常,凝結了行動與情緒的影像瞬間:婦女穿著時代衣裝在河邊洗衣─斗笠、髮型、稻香衫。影像畫面透過螢幕所閃見的一瞬靈光─折射、偏色、消融、解離,尤其老舊影像的斑剝,恰如記憶一般。面對諸如長時間跨度、歷史意義、從何而來將往哪去的思索,成為翻找過去的自我對話,透過影像歷史尋求自我認同的建構過程。

▌展覽

為擴大藝文分享理念,「中國信託新銳美術展」除展出獲獎的五件作品外,評審團加碼邀請優秀創作參展,16件參展作品涵蓋錄像、複合媒材、壓克力彩畫及水墨畫等領域,且逾八成出自90後新銳藝術家之手,其中最年輕的參展藝術家僅23歲,充分展現新生代的藝術能量!「中國信託新銳美術展」2019年11月30日至2020年1月5日於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舉行,走進「共生之所」,體驗新銳藝術家的「藝」想世界。